一年里,聽得最多的當屬自動駕駛了,當然自動駕駛并不是2017年提出來的,早在2010年10月11日工程人員研發出一款無人駕駛的汽車,并已經在加州的街道上成功試驗行駛。我國對于自動駕駛的研究起步較晚,而在這一年里,百度對外公布完整的AI生態開放戰略包括:前端的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DuerOS和自動駕駛Apollo開放平臺,以及后端的百度大腦和智能云。
7月5日,李彥宏乘無人車上五環參加百度AI開發者大會。有趣的是,在行駛過程中,無人車并線時軋過實線車道線,這在我國交規中屬于違章行為,并應罰200元扣2分。此外,該汽車車號為“蘇E8R62E”,上路當日,這輛車屬于限號行駛。隨后,李彥宏表示吃到一張罰單。李彥宏說,無人駕駛的罰單已經來了,無人車的量產還會遠嗎?
7月11日,新A8成為首款具備了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,奧迪也為這一技術換上了一個更有科技感的名字——AudiAI,新A8還能實現無人自動泊車。德爾福展示了L4級自動駕駛原型車,谷歌、英特爾相繼推出了自動駕駛開發平臺,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就是:2020年之前用上L4級自動駕駛!
這里的生物識別可不僅是指紋、視網膜識別技術,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,Jeep發布了專為市場打造的概念車——云圖。“Jeep云圖”概念車搭載了一套生物識別技術。這項技術包含面部識別系統,汽車能夠自動作出適合司機的后視鏡、座椅位置以及符合車主個人喜歡的車內溫度、媒體內容等,同時還避免了忘帶鑰匙的尷尬。最重要的是,除了你再不會有人可以發動你的車。
廣州車展上,本田也發布了概念車NeuV,其采用本田首創AI技術情感引擎HANA,能夠為汽車跟司機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橋梁。除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外,在與車主對話中,根據車主的表情聲調判斷其精神狀況,達到輔助車主安全駕駛的目的。
此外此款概念車還能學習掌握駕駛者生活方式喜好,并根據情景狀況向駕駛者提出切實的方案選項。最神奇的是,它還可以根據車主超車變換車道時,分析判斷該項行為是否會激怒路上的其他司機。
氫燃料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,早在2007年,寶馬7系氫燃料車就于人見面了,現代確定將在2018年推出一款全新的氫燃料電池SUV,在三月的日內瓦車展上將看到實車展示。目前氫能源車型還有比較出名的有豐田的Mirai、本田的Clarity,另外,奔馳GLC和寶馬5系GT氫能源汽車也正在量產的路上,預計2018年就有望能用上。
現代還與IT巨頭Cisco合作,將推出終極的互聯汽車,包括自動駕駛、遠程服務以及與家、工作場所的聯結。
為了應對“路怒癥”,現代還推出了HealthcareCockpit健康概念座艙,它可以監測駕駛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,并隨之自動調節內艙的燈光、座位、氣味、溫度和聲音,以保證駕駛者處在愉悅、放松的狀態。
還是在上海車展,豐田發布了TNGA平臺(ToyotaNewGlobalArchitect),國內基于它生產的首款轎車——八代凱美瑞也上市了。
TNGA不單只是一個平臺,不要把它理解為大眾MQB這樣的產品。實際上,平臺化生產只是TNGA的一部分,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種新的造車理念,通過通用化的模塊活零部件,旨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,提供更好的車輛整體性能,從而生產更優質的汽車。
一定程度上,TNGA是豐田精益化生產(TPS)的再升級,也是各大汽車制造商效仿的榜樣!
BMWHoloActive觸控系統的原理與平視顯示系統類似,通過反射原理在中控臺位置投射出一塊“懸浮”屏幕,駕駛者通過指尖“點擊”虛擬屏幕來控制車輛,呈現出科幻片的既視感。這套系統通過高敏感度的攝像頭捕捉駕駛者指尖的動作。在超聲波裝置的配合下,客戶的手指可以感受到輕微的壓力,模擬了傳統觸控屏的體驗,讓操作更符合人們的習慣。
HoloActiveTouch技術使駕駛員首次在不進行物理接觸的前提下實現功能控制,通過傳統的觸屏實現人車互動,包括可見和不可見的互動,并允許用戶訪問由BMWConnected提供的各項智能網聯服務應用,便于駕駛員操作。
奧迪研發的這套全新交通信號燈輔助系統TrafficLightInformation(TLI),能夠讓主板通過LTE4G網絡與交通信號燈相連,交通燈信息將會傳遞到車上,車輛儀表盤信息由此能顯示交通狀態、紅燈剩余時間等。
此外,交通信號燈輔助系統可以與導航、自動啟停等功能相結合,特別是根據紅燈綠燈而運作的自動啟停系統,并可根據紅燈等待時間自動調整最優行駛路線,智能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。
騎手們是否還在擔心停車或者機車在低速狀態下不好掌握平衡嗎?本田的“自平衡系統”或許將會解決這個問題。它不僅可以輔助機車在高速行駛中保持直立,還能在無人控制情況下自動保持站立狀態。當然,如果您不喜歡車輛在運動過程中的自我平衡調節功能,您也可以手動關閉平衡系統。
12月28日,全球首條光伏高速公路在濟南實現通車,試驗段全場1120米,預計年發電量約100萬kwh。這是汽車新能源有一個新的發展方向,嚴格來說,比純電新能源更加清潔。
這條“太陽能公路”運用了多項黑科技。其一,路面鋪了一層類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,摩擦系數較高。既可保證輪胎不打滑,還擁有較好透光率。陽光穿過時,路面下的太陽能電池將把光能轉換成電能。
其二,路面下預留了電磁感應線圈,可實現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充電。
其三,還能將光能轉化為熱能,消去道路冰雪,保障出行安全。
總之,這是一項值得驕傲的科技!